靖难成功,新皇帝杀了很多大臣,为什么没有杀李景隆?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,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,给大家一个参考。

  从北平到京城有很长的一段距离,这距离对于朱棣来说就是成功的路,只要在这条路上打下去,一旦胜利那么天下就是他的了。燕王经历才重重困难,屡次遭遇失败,才能走到皇帝的宝座前,对于权力他是很像马上拿到手的,就像老虎看到了鲜肉,松鼠看到了松果,这权力诱惑是很难抵挡的。

靖难之变后,李景隆为什么没有被杀?

  在遇到李景隆这段时间,其实才是北军比较弱小的时候,是最容易被消灭的阶段,而因为当时北军数量有限,支持的人更少。这个时候李景隆的出现却给了北军机会,北军在这时候就喜欢这样的对手,偏偏这个时候出现,也是非常巧合的,有的时候我会想,靖难这件事情好像就是老天定要让他成功的,每次遇到危机都能安然度过。

  很多人认为李景隆是个细作,后来他的确成了奸细,不过在战争初期,我想他还是想守护皇权的,并不想和这个朱棣穿一条裤子。在白河沟战役中,也是李景隆用兵得当,差点就要了燕王的命,要是不老天帮忙,这场战争可能就在此结束了。他这个人能力太差,也没有魄力胆子也非常小,这些弱点足以让他以失败告终。就好像两队球队踢足球,一队实力很强,另一队实力非常差,还有个不咋地的队长,结果当然是实力强的队伍赢得了胜利,那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说弱的队伍踢假球,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。

  在朱棣打到京城之后,其实那个时候天下的各个力量都已经开始选择去留,大多数的人选择跟着新皇帝。而李景隆这个墙头草不投降也肯定没有活路的,而他也没有什么武将的气节。我想他在打开城门之前也许已经和朱棣商量过了,计划在某时某刻,对方一颗信号弹上天,他立马就打开城门迎接新君。

  新上任的君主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清除异己,已经当上了皇帝,权力都拿到手了,这个时候就该到了报仇的时候了,对于政敌肯定不会手软,对于朋友自然也会封官赐爵。对于那些开国功臣,皇帝还是很慷慨的,都给了相应的大官和大量赏赐。对着我们的景隆兄也同样如此,封为了太子的老师,拥有长期饭票。所有人都会犯错误,只要改了就是好学生,李景隆就是这样,前期帮助建文帝打击北军,犯下了错误。后期为了弥补错误,打开了南京城门,让北军顺利入城不用浪费一兵一卒,为战争立下了大功。而李景隆也是个摇摆不定的人,基本不会闹出什么不法失去,杀了他也没有任何作用。

靖难之变后,李景隆为什么没有被杀?

  大奸大恶谈不上,道德水平的确不高,稳稳的墙头草,我相信如果后来朱棣在短时间被推翻,那么这个李景隆肯定还会继续做奸细,因为他擅长做这种事情。他的存在让枯燥的故事有了笑点,我们还是应该感谢他的,感谢他为战争添了几笔鲜艳的颜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