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渡之战,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,曹操以少胜多,出奇制胜地击败了袁绍的十万大军。这一战,使曹操最终在黄河中下游流域、当时中国最繁荣、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奠定了他无可争辩的统治地位。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的原因是什么呢?

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官渡之战感悟

一、袁绍太过自大,刚愎自用,不听良臣忠言

袁绍觉得自己一定能够战胜曹操,于是集结军队,备好兵器,声势浩荡的就出发了,但此人太过刚愎自用,听不进谏言,而曹操力弱,在选址和战术上是避其锋芒,选择合适的战术去完成这场战斗的。袁绍一直不把曹操放在眼里,还把曹操当做是自己的附属,但是没有想到曹操来了一招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袁绍眼红,后悔的不行,要求迁都到一个离自己近的地方,便于控制。

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官渡之战感悟

官渡之战爆发,沮受劝袁绍打持久战,袁绍不听,倒是听信谗言瓜分了沮受的军队;田丰劝袁绍趁曹操攻打刘备,从后方突袭曹操,一定会扭转战局,袁绍不听,曹操击败刘备,袁绍才攻打曹操;田丰又进言说要不打持久战吧,袁绍还是不听;沮受劝袁绍不要渡河,袁绍渡了,折损了很多兵力;沮受还在坚持不懈地劝袁绍打持久战,袁绍还是”我不听“;袁绍虽然很有军事才能,但是由于多次不听谏言,刚愎自用,错失战机,最终战败。

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官渡之战感悟

二、许莜叛逃,一到曹营就献计烧粮草,并指出袁绍的粮草存放地

袁绍帐下得力谋士之一。袁绍兴兵将大军十万围官渡攻曹操,在官渡之战相持阶段,曹操久守官渡城,军力渐乏,军粮告竭,急发使者往许都求救措办粮草。使者被许攸截获,曹操催粮书信俱露。于是献计袁绍,分析了曹操军队屯官渡,与自军相持日久,许都必定空虚,若分一军星夜袭击,则许都可一举拿下,曹操亦可擒也。如若袁绍用许攸计袭许都,攻官渡,曹操必定全军覆没。

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官渡之战感悟

遗憾的是忠言逆耳,袁绍生性多疑,刚愎自用,认为曹操诡计多端,此催粮书信乃诱敌之计。因许攸与曹操少时曾为好友,袁绍更是怀疑许攸暗通曹操,充当曹操奸细。怒而欲杀之。许攸投曹操后,建议曹操作速进兵,速战速决,兵分八路攻占邺郡,袁绍仓皇逃跑。袁绍死后,献计决漳河水淹冀州城,攻克冀州城,令袁尚兵败逃亡,审配身首异处。冀州城一陷,袁绍基业彻底崩溃。袁绍连死也不会想到,自己的最终败自己曾经的谋士的手下。

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官渡之战感悟

三、张颌投降曹操

张郃其实是袁绍的手下大将,而且还深受重用。那么他为何会在官渡之战中,袁绍的势力占优的情况下投奔曹操呢?那就是曹操进攻乌巢的消息被袁绍的得知后,张郃请求支援乌巢。但袁绍却听从了郭图的计策,让派张郃去进攻曹操的官渡大本营。但张郃是不愿意去的,因为虽然袁绍的像是是攻敌之所必救。但是袁军已经打了几个月都没打下来,今天凭什么能打下来呢?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人物。果然不仅张郃失败了,连乌巢的粮草也被烧得一干二净。而此时后方的郭图又诬陷张郃等人出言不逊。所以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,张郃和他手下的将领高览一起投降了曹操。之后曹操借此机会发动了决战,袁绍的军队兵败如山倒。

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官渡之战感悟

官渡之战以后,当时中国的局势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,北部中国基本上是姓曹的了。

官渡之战感悟

官渡之战读后感(一)

东汉末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。在公元200年二月,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,派沮授为监军,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。他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,进攻白马,企图诱曹军离开官渡,然后一举消灭之。这时,曹操早已领兵来到官渡,听说白马被围,给于去救。曹操先派一支人马到达黄河,假装要渡河,袁绍听到消息后,急忙派大兵阻拦。曹操趁机带轻骑兵突袭白马。等曹操到了离白马十里之地,颜良才发现急忙仓促应战,被曹军先锋——暂降曹操,急于立功离去的关羽所斩杀。袁军群龙无首,顷刻间孤奔鼠窜。

袁绍闻讯,气得双脚跳。派大将文丑率六千轻骑兵为先锋,全军追击曹军。曹军把重武器丢在地上,让文丑认为曹军投降了文丑到时,以为曹军投降了,便领将士捡武器。霎时曹军见袁绍军乱成一团,就命令部队冲出去。袁绍军顿时慌了,来不及抵抗,被杀得七零八落,文丑也被关羽所杀。曹军大获全胜,形成了袁。曹两军对峙。

在这场强弱分明的战斗中袁绍为什么会输?我认为有三点:第一点是袁绍不采纳属下的建议,这是袁绍最大的败点,主要体现在两处:第一处是在战前,袁绍不听田丰、沮授的话执意开战。第二处是在曹操率大军进攻乌巢之际,袁绍不听张合,高览之言,进攻曹操大营,而不救乌巢,致使张合,高览叛变,让袁绍的战事雪上加霜;第二点是袁绍指挥不好,导致颜良、文丑过早被关羽斩杀,以至于最后无将可用;第三点是袁绍不能够充分信任其手下,导致许攸叛变,唆使曹操派兵火烧乌巢;当然,曹操获胜的原因也有两点,第一点是他能稳定军心,在危险前很镇定;第二点是曹操很能利用袁绍的上当之心,才取得了成功。

《官渡之战》让我明白了:在危险中要镇定,善于利用别人的缺点,这样才能成功。

官渡之战读后感(二)

官渡之战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,袁绍举70万大军伐曹操,而曹操却以7万击败了袁绍。

官渡之战曹操的胜负很值得探讨,在大仗之前,谋士为了给曹操壮胆,提出了“十胜十败”之说,曹操这才迎战。综合来看,曹操能赢有以下几点。1.曹操善用人。他能接受来降谋士许攸的计谋,夜袭乌巢,断了袁绍的粮草;而袁绍用人严重失察,听信郭图的话中了埋伏,又听信了审配、逢纪的诬陷收田丰下狱,把沮授囚在军中,听任手下将领谋士勾心斗角,逼走了手下的大牌张合高览;2.曹操知道兵贵神速,于是起精兵来决战,粮草并不是很充裕,而袁绍兵不如曹操之精却硬要与曹操比精良,不停从田丰的话,导致失败。这也告诫我们不要以为能够万无一失的做事,一切皆有可能,不要过分的自傲,否则终成恶果自尝之。

袁绍见刘备招兵买马,就想去讨伐刘备,袁绍的谋士说,刘备不是真正的敌人,曹操才是,你应该联合孙策,一起攻打曹操。袁绍听了,就派使者陈震前去江东。

陈震回来后,说孙策死了,孙权投靠了曹操,袁绍大怒,用七十万大军攻打许昌。曹操看到夏侯惇告急,派七万大军迎敌,结果大败而归,两军在官渡对垒,相持两个月之久,袁绍的手下献计,袁绍不听。曹操听了手下谋士之言,夜烧袁绍粮草,袁军军心焕散,大败而逃,曹军大胜,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,官渡之战。

袁绍之所以失败,是因为他低估了对手的实力,以为兵多就可以取得胜利,不听谋士之言,最终失败而归。

官渡之战告诉我,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轻视对手,还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。

官渡之战读后感(三)

东汉末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。在公元200年,袁绍带大军讨伐曹军。袁军攻下了黎阳,渡过黄河,包围了白马。曹操先派一支人马到达黄河,假装要渡河,袁绍听到消息后,急忙派兵阻拦。曹操趁机带兵突袭白马。将袁军杀了个措手不及,一举解除了白马之围。

袁绍闻讯,气得双脚跳。派丑文带领6000骑兵渡河追击。而曹军当时只有500多名骑兵,形势十分危急。在这危急关头,曹操命令众将士解下马鞍,放开战马,把武器丢在路上。不久,丑文带兵赶到,见曹操丢掉的战马;武器后,纷纷下马抢夺。曹操看到后,一声令下,埋伏的500骑兵一起冲出。袁军来不及抵抗,溃不成军,文丑也被俘获。

袁绍又命士兵堆土山;建高台,在上面将箭射向曹军。曹军制造出一种霹雳车,发射石头推毁高台。袁军开始半夜挖地道,企图突袭曹军。曹军发现后,切断了地道。

曹军粮食不足,想退兵,但被劝阻了。许攸建议袁绍烧了曹军的粮食。袁绍不听,还把许攸骂了一顿。于是,许攸投奔了曹操。许攸说:“我军粮食很少,咱们把敌军的粮草烧光吧!”“好!”曹操说。曹军装成袁军混进了敌军的粮草库,一把火把整个粮库烧光了。袁军只好退兵。

在这场强弱分明的战斗中袁绍为什么会输?我认为有三点:第一点是袁绍不采纳属下的建议,这是袁绍最大的败笔,主要体现在两处:第一处是在战前,袁绍不听田丰、沮授的话执意开战。第二处是在曹操率大军进攻乌巢之际,袁绍不听张合,高览之言,进攻曹操大营,而不救乌巢,致使张合,高览叛变,让袁绍的战事雪上加霜;第二点是袁绍指挥不利,导致颜良、文丑过早被关羽斩杀,以至于最后无将可用;第三点是袁绍不能够充分信任其手下,导致许攸叛变,唆使曹操派兵火烧乌巢;当然,曹操获胜的原因也有两点,第一点是他能稳定军心,第二点是曹操能知人善用,最终取得了成功。

官渡之战向我证明了“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”这句俗语。我们要向这一战中的曹操学习,知人善用,这样才能取得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