迫不得已而为之就可以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了,一起来看看历史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吧!

在三国中,诸葛亮挥泪斩马谡,竟然有一些人认为这是诸葛亮的阴谋,说因为诸葛亮嫉妒马谡的才华,担心马谡会将其取而代之。那么,诸葛亮为何非要挥泪斩马谡,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呢?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二。

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斩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说明什么

马谡,湖北宜城人,他是神笔马良的弟弟。刘备在荆州的时候,他就跟着刘备混。然而,刘备认为“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。”因此,在刘备活着的时候,马谡没有得到重用,只是蜀汉的一个小吏。后来,在刘备死后,诸葛亮不顾刘备的话,重用马谡,任命他为参军,可以说诸葛亮对马谡有知遇之恩。起初,这个马谡真的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,在诸葛亮南征平叛的时候,为诸葛亮出谋划策,诸葛亮纳其策,赦免孟获,收服蛮人之心,平定南方叛乱。

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斩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说明什么

此事之后,诸葛亮将其引为心腹,甚至将其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。公元228年,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,此战诸葛亮不顾众人的意见,大力提拔马谡为先锋,并且让马谡这个高级军事参谋把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街亭。然而,结果是马谡自以为是,不顾诸葛亮的战前部署,将军队驻扎在山上,最后被张郃断绝水源,蜀军大乱,被张郃击败。由于街亭丢失,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,并且蜀军将士死伤惨重。

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斩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说明什么

随后,在诸葛亮回军后,诸葛亮不顾众人的求情,挥泪斩马谡。对于,诸葛亮挥泪斩马谡,有人竟然认为是诸葛亮是嫉妒马谡的才华,这真是可笑。马谡虽然有一定的才能,但是他还是无法跟诸葛亮相提并论的,并且诸葛亮一直都是将马谡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的,又怎么会想要杀他呢?那么,诸葛亮既然如此器重他,最后为何非要挥泪斩马谡,就不能放过他一马呢?

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斩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说明什么

实际上,在历史上败军之将戴罪立功的有很多,并非败军之将就一定要将其杀死。然而,诸葛亮最后却选择了挥泪斩马谡。诸葛亮此举,不是他不珍惜马谡的才华,也不是诸葛亮不相信马谡会吸取此次教训,戴罪立功。而是为了稳定军心和蜀汉的大局,他是不得不杀马谡。要是其他人都还好说,只是这个马谡与诸葛亮的关系太好,是诸葛亮的心腹,并且这次是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,让马谡守街亭,导致北伐功亏一篑,损兵折将。众人都在盯着看诸葛亮到底会如何处置自己的心腹,诸葛亮惟有大义灭亲,才能方显自己的军纪严明和大公无私,才能安抚人心,稳定局势。

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说明什么

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,痛心地说:“用马谡错矣。”为了严肃军纪,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,斩首示众。临刑前,马谡上书诸葛亮:“丞相待我亲如子,我待丞相敬如父。这次我违背节度,招致兵败,军令难容,丞相将我斩首,以诫后人,我罪有应得,死而无怨,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。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。”

诸葛亮看罢,百感交集,老泪纵横,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,心若刀绞;但若违背军法,免他一死,又将失去众人之心,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。于是,他强忍悲痛,让马谡放心去,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。而后,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。

诸葛亮(181—234年),三国时杰出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战略家、外交家。字孔明,号卧龙。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(181年)出生于琅邪阳都(今山东沂南县)的一个官吏之家。

马谡此人,是“马氏五常”之一,刘备的重臣“白眉最良”马良的弟弟。后世多评为赵括式的人物。素有才名,得到诸葛亮赏识。

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‘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’,但诸葛亮并未听取。北伐时期,诸葛亮力排众议,任命马谡为先锋,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给魏将张郃,诸葛亮退军汉中,马谡下狱后死亡(一说是军法处死),终年39岁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。

一句话粗狂概括:诸葛亮本身多次伐魏无功,备受蜀国这一方面的压力。如果军纪还不严明、涣散,则北伐伐魏更加艰难。所以在面对马谡在街亭带来重大损失、影响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不得已而杀之。